bifa必发《爱格》杂志在她十六岁那年打烊|镜相
发布时间:2024-04-19 16:27:58

  bifa必发2023年10月9日,创刊16年的《爱格》杂志发布停刊公告。这本定位为“青春新文艺,影像第一刊”的《爱格》杂志,曾在校园风行一时bifa必发,迪丽热巴、白敬亭、张云龙、宋威龙等明星都曾是《爱格》的封面人物。

  《爱格》编辑部在公告中表示,《爱格》从2007年4月创刊至今,已和大家风雨同行16年。在这16年里,衍生了《爱格A版》《爱格B版》《七微》《爱格言情》《爱格时尚》《时刻》《爱格青春版》《爱格博闻版》,在这里承载了许多人的文学梦,见证了众多作者的创作道路,也见证了无数读者在购买、阅读杂志时的珍贵感受。但最终《爱格》没能抵御现实的风暴,不得不跟大家告别,作出停刊的无奈决定。

  据公开资料,《爱格》由山东出版集团出版,天使文化旗下爱格杂志社编辑发行,半月刊,分别为《爱格》A、B版及《爱格言情》,2014年出了《爱格时尚》。在众多青春杂志中,《爱格》对稿件的要求更为严格,因此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艺风格,也培养了七微、白槿湖、吕亦涵等一批优质写作者。

  本文采访了《爱格》的创刊人和主编的夜未央以及在《爱格》陪伴下成长的读者们,从他们的角度还原了《爱格》杂志16年的青春。

  2023年10月9日,《爱格》杂志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停刊公告:“回望来时路,我们跌跌撞撞过、意气风发过、坚持不懈过、全力挽回过,想要守护《爱格》这方小小的净土,让聚在这里的你、我一起收获爱与美好。但我们最终没能抵御现实的风暴,不得不跟大家告别,作出停刊的无奈决定。”

  出版业的凛冬早已到来,这是共识。但当这个决定真正来到面前时,作为创刊人和主编的夜未央,仍觉得“大脑一片空白”。她控制不住地想,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呢?她与这本刊物的故事,已经写了整整十六年。

  因缘际会,经朋友介绍,刚刚毕业的夜未央来到湖南天使文化公司做编辑。在当时,一个叫郭敬明的小个子带火了“青春疼痛文学”,他笔下的“青春”不再只有青涩和美好,还有痛苦与挣扎。这样的描述让人着迷,击中众多少男少女的心。一时间,与郭敬明作品一同登顶的,还有以他为代表的文风。

  杂志市场很快捕捉到这股潮流,各样青春杂志迅速涌现。在2006年前后,青春杂志市场已百花齐放。其中领衔的老牌杂志《花火》与《南风》,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特色栏目与运营模式。

  当得知公司决定做一本青春杂志的时候,夜未央不仅没有多少顾虑,反而觉得充满干劲。她的梦想在那一刻,被点燃了。这个年轻的长沙姑娘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,坚信“如果别人可以,那么自己也行”。

  那个夜晚,她趴在桌上写关于杂志的种种规划:栏目设计、主要内容……脑海里涌现出非常多的想法,但当真正落笔时,却又捉不住它们。在桌前干坐三小时后,她与一轮大月亮隔窗相望。它是那么的亮,又是那么的平静。而她像一艘小船,停留在铺满月光的宽广河流上。

  不过小船很快就起航了,年轻嘛,总是精力充沛。她是个干练的人,决定做什么,就要把它做好。她要做好一本青春杂志,更要做好一本“漂亮”的青春杂志。

  夜未央觉得,栏目的名字要漂亮,好看好听还要好记:一期杂志里最好看的故事叫《主打》,青春悸动故事收录于《锦年》,花季年华朦胧心事归于《花事》……美编设计要漂亮,封面内页的设计各有巧思,连纸张的选取都要精心。里面的故事要漂亮,要写这世间最美好的青春时光,写它的明艳更要写它的悲切,这样才能让人念念不忘……就这样,一个从里到外都被精心设计的杂志《爱格》,在一个女孩对美好的追求下诞生。

  杂志出来以后,夜未央在长沙走访了无数个报刊亭。那些日子,春风料峭,吹得她生疼,天也灰灰的。她忐忑地做了三期后,杂志的市场表现仍然不好,老板说,停了吧。

  夜未央能够理解成年人的权衡利弊,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残酷直接,没有青春故事那么委婉。只是她也苦恼,在自己的书《梦想开始了,就别停下来》中写道:“像是住在一间不属于自己的房间一样,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,只能尽自己的努力,让最后的那几期显得丰盛且漂亮一点。”她不敢告诉作者这个消息,只是对外宣称,需要调整一下脚步,放慢一些节奏。在2008年4月刊暂停后,她以为这个故事就到这里了,将那几期杂志一本本收起来。

  来自全国的经销商齐聚在出版社所在地济南,因为他们迟迟没有收到新一期的杂志。那一天的会开了多久,说了什么,她不知道。她只知道,这一群可爱的人,给了杂志一次重生的机会。他们觉得这是一本有潜力的杂志,慢慢培育下去,会长成一棵大树。

  夜未央在自己专栏和微博的简介中写道:“女王范,少女心,心中有诗意,脚下有远方。对文字,初心依旧,情怀永在。”她用自己的照片做头像,一袭红衣,披着红色的纱巾侧身低眉。但因半遮半掩,又多了些神秘。因此,读者都叫她“女王”。女王是《爱格》的灵魂人物,她深爱着文字,也深爱着每一份稿件。所以《爱格》最漂亮的不是它的美编设计,而是它的故事。

  夜未央认为,对青春期的懵懂、对友情的珍视、对异性的好奇等情感,都少有圆满的结局。所以《爱格》的故事多为悲剧,这一点和众多青春杂志不同。在这基础上,不同的栏目也有不同的征稿标准。《花事》栏目征集温暖美好的校园爱情故事,《爱殇》征集求而不得的爱情故事。

  夜未央会和负责的每一份稿件“较劲”,她认为:“杂志的精髓,在于用心”。只有历经千锤百炼的文字,才不辜负作者和编辑熬过的日夜,才能抚慰读者劳碌的心肠。“故事是否精彩、人物个性是否鲜明独特、是否有强烈的标签感,整体的故事逻辑是否合理”是夜未央对于稿件好坏的判断标准。在这样的标准下,编辑和作者在稿件的打磨上近乎寸“字”必争。正是因为对稿件的严苛要求与对主题的严格把控,成就了《爱格》独特的故事风格,也培养出大批作者。《爱格》渐渐在良莠不齐的青春杂志里站稳脚跟,在这条河流中淌出自己的节奏。

  女王也是有远见的。最初的编辑部只有三人支撑,人手不多。于是她开始邀请写作有灵气的作者到编辑部坐班。七微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夜未央很喜欢七微文字的表达方式,对她的第一篇稿件就印象深刻。七微擅长洞察生活,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她的灵感来源。她评价自己的青春“乏善可陈”,但她认为“青春,就是真挚地相信着美好的事情明天会发生”,所以她一直坚守着精心守护“少女情怀”的信念。她擅长写爱情里的悲欢情节,写甜蜜也写遗憾,契合《爱格》的故事风格:

  “从前的只言片语都是撒娇宠溺,可现在,哪怕是情深似海都只不过是南风过境。”

  “我们遇见了开始,却预见不了结局。所以,谜底才总是令人忐忑又令人期待。”

  2009年夏天,正在嘉兴的七微收到夜未央的邀请,问她有没有兴趣成为同事。在此之前,她在《爱格》发表过几个短篇,也兼职做过几期栏目策划。虽然没有编辑经验,但在夜未央的鼓励下,她没有任何犹豫。不到一周bifa必发,这个女孩就出现在了办公室,开始了他们10年的并肩战斗。

  第一次担任编辑审核稿件,七微有一种微妙的新鲜感。从作者突然变成编辑,身份上的变化让她有些许紧张。夜未央一直鼓励她,像给她当编辑的时候那样。“她是个好老师,是我的伯乐,从在《爱格》发表的第一个短篇开始,到出版多本长篇小说,我得到了她无尽的鼓励与支持。工作中我们是最佳拍档。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朋友。”七微后来分享道。

  那阵子,她们正在筹备《爱格》的B刊。她和夜未央经常加班到很晚,然后去公司附近的蒸菜馆吃饭。热气腾腾中,两个女孩兴冲冲地讨论着栏目怎么设计才能更漂亮。回想那段时光,七微带着笑意:“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想法,也有很多很多的热情,一点都不觉得累。”

  像夜未央和七微这样成为挚友的编辑和作者不在少数,就这样聚集了很多真正热爱阅读、热爱文字的人。夜未央觉得,这就像“星星之火”。虽然有人被生活推向别的方向,但也有人成为长久的伙伴,与她一起在这艘小小的船上同行,企图征服更广阔的流域。他们一起去进行内层的开发,并向外扩展。“因为没有前人的模板来对照,就只能自己一步一步地摸索。”

  一年后,公司开始扩大产品线,需要区分青春校园风格。杂志《七微》就此创办,刊物定位偏向成熟一些的女性言情,七微担任了这本杂志的主编,这本杂志也成为国内第一本以主编名字命名的杂志。这一年,《爱格》的最高月发行量达到了60万册。

  同年,《爱格》开始策划图书,第一次出版的成功带来图书系列,签约了很多作者。七微所著的第一本单行本《悲歌迷藏》就在这一时期出版。

  他们率先采用书模作封面,很快让《爱格》拥有了“青春文学界的时尚杂志”的名头。“我们当时觉得其他人没有这么做,那我们能不能切入进去。”夜未央回忆起那段日子说,“我们走了很长的路,也走了很多的弯路。”在那个数码摄影并不成熟的时代,夜未央和编辑部成员自己写脚本,约摄影师和模特,来找寻契合杂志的拍摄风格。刚开始拍出来的效果,并没有那么成熟。“当时市场上没有那么多的摄影师,不太能够配合到我们想要的风格。”

 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一步步积累,《爱格》找到一些适合的摄影师。夜未央也是在这个时候与金浩森、文子等人结识,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、长期的合作模式。她现在仍记得第一次在网站上找到金浩森摄影的图的情形,那是一张在傍晚拍摄的照片,光线不太好。“那时候我就找到金浩森,问他能不能把这个图修一修,调整成我想要的样子。”夜未央回忆道,“当时已经很晚了,大半夜我让他去修图。他问我,为什么这么晚了还要修图。我就说,就是因为这么晚,才适合修图......”

  那些登上过《爱格》封面的帅男靓女,甚至在之后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偶像。迪丽热巴、白敬亭、张云龙、宋威龙等明星都曾是《爱格》的封面人物。

  2013年,《爱格》进入全彩时代。这些年,他们衍生出《爱格言情》《爱格时尚》《时刻》等多本杂志。爱格系列不再局限于青春故事,开始向轻时尚读物、热门主题特辑等方向延伸。它进入自己发展的黄金期,就像进入了青春里闪闪发光的盛夏。

  夜未央还是会和七微他们去报刊亭和学校附近书店走访,哪怕去别的城市出差也要去了解情况。不过这时候,她总会听到老板亲切地冲他们喊着:“《爱格》买完了,买得蛮好滴bifa必发!”(湖南话“买”“卖”同音)

  祝容舟第一次读《爱格》是在六年级,那是2013年。好朋友下课后神神秘秘地拉着她,递给她一本杂志,封面上印着漂亮的女孩。她记住了杂志的名字“爱格”。

  一天,她上学路过一个报刊亭,在五彩缤纷的杂志中,她一眼就看到那两个字。她摸了摸自己的零钱包,决定从自己早餐钱和零用钱里抠出一部分买杂志,招呼老板:“叔叔,来本《爱格》!”那时候,《爱格》的价格是一本六元。

  这些故事对正青春懵懂的女孩,有着超强的吸引力。她们向往感情向往美,多愁善感,常常伤春悲秋。祝容舟也一样,新的一期杂志出来后,她总是第一时间阅读。她会偷偷地把它放在课本下,露出窄窄一截。《爱格》的纸会反光,必须找到合适的角度才能看清楚,因此她总是小心地将杂志抽拉出来,趁老师不注意时找好角度,再慢慢翻页。看到老师走过来,便立刻把课本拉下来挡住。

  “欸!你看完借我看看!”周围的朋友悄悄戳她,向她耳语。后来这本书,传遍了整个班级。再次回到她手上时,除了书页微微有些卷曲,没有任何变化。它是幸运的,没有被老师发现没收。或许是大家都在共同保守这个秘密,将它保护得很好。

  从那时起,她每期都买,不止是因为它的流行。初高中时,升学的压力陡增。父母管她较严,日常生活中不能使用电子产品。这本小小的杂志,不仅成为她所有少女心事的载体,而且也是她逃离压力的通道。那些故事给这个小城女孩的少女时代铸造了一个又一个绮丽的梦,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,那些印在纸张上的铅字会飞舞,飘在一个女孩的脑海里,幻化成翩翩蝴蝶。她想快快长大,去《爱格》编辑部当编辑,她身边的朋友都这么想。

  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喜欢这本杂志。每到月初月中,她就跑向报刊亭。再后来,老板都认识她了,知道她的喜好。每次走近都不必开口,要么笑着直接递给她,要么说“这个月的还没来呢,再等等。”

  拥有这样殷切期待与牵挂的杂志读者不是少数。在一座座大城小城,这本杂志走了很远的路,跋山涉水才来到他们身边。

  和祝容舟一样,《爱格》也在张左左的青春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小学就和《爱格》相遇的她,是每一期杂志的忠实读者。“喜欢好像没有理由,我说不上来自己为什么直到现在依旧喜欢这本杂志。”马上快要大学毕业的她,在见证了身边朋友的分分合合后,仍然憧憬最真挚的情感,坚信真爱的存在。“虽然《爱格》的故事多为悲剧,但故事主人公的感情都很真诚,我很向往这样真诚的感情。所以直到现在,哪怕周围的朋友经常遇人不淑,我依旧相信美好的爱情迟早会来。”

  “它像是个老朋友,是我青春记忆的载体。”张左左说。她爱听周杰伦,会边听《蒲公英的约定》边看书里的故事,仿佛自己就是故事里的主角。现在的她已经记不住许多故事里的情节,却对那段读书的时光记忆犹新。

  她记得,那个时候《爱格》会征集读者来信,杂志里有一个专门属于编辑与读者的小天地叫“编读站”。里面有读者日记与留言,有时编辑部还会给读者设置题目征稿。来自天南地北的“格子”(《爱格》书粉名)会把自己的心事烦恼、创作作品都留言给编辑部。编辑们也会耐心地给“格子们”回信,回应大家的疑惑与热情。作品被刊登出来的“格子”,还会收到来自编辑部的礼物。

  张左左也曾给编辑部写过信,不过时过境迁,她早已不记得那封信件的内容,却还记得寄信时的期待:“就像是给不认识的朋友写信,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近况分享给远方的她。”

  夜未央也认为这是一种“双向奔赴”。“做这个行业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们能够从读者当中,获得一些相互的滋养。”她觉得好的故事有力量,杂志通过讲述故事,能够给予他们对这个社会的一些感知,或许就能在他们做人生选择时,潜移默化影响他们。“但同时,读者会要求我们找到更多更好的内容讲述给他们。我觉得这是做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。”

  她记得每个工作日的清晨,她会从便利店的侧门挤上繁忙的电梯。到了公司所在的楼层,总会在前看到一大摞信,里面一些是《爱格》的读者寄来的。她会欣喜地在里面翻呀翻,然后揣回办公室。直到现在,夜未央会在某些时刻忽然想起多年前某封读者来信的内容。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,那些困惑的小孩有没有找到自己的路。她还曾收到过一位读者的画,画的是她的头像,那个红色的热烈的却又神秘的她。她爱这种心灵共通。

  她常常在自己的文章里记录收到读者信的心情:“我收到很多很多的信,它们码放在办公室的沙发边上,每次看到,心里都暖暖的。我开了微博,虽然不怎么勤快更新,但还是有许多人孜孜不倦地跟我说晚安,给我私信分享生活中的小问题……”

  七微也会收到很多的来信,作为编辑也作为作者。时至今日,这些来信都收藏在她的书柜深处。在她印象里,来信读者多是青春期的女孩子,她们表达对她的喜欢,也诉说自己的故事,就像给远方的姐姐讲心事。“那些喜欢与信任,对从小到大并不出色的我来说,是莫大的鼓励与肯定。”

  2015年,由《爱格》发行的《我不喜欢这世界,我只喜欢你》超级热销,发行两个月即登上当当青春榜第二名,销量超400万册。有了改编影视剧的机会后,公司也参与了制作,七微带编剧跟了这个项目。

  很快到了创刊十周年,他们推出了十周年纪念特刊《爱格十年·变幻的岁月和更好的你》。在读者评选出的十年影响力作家排行中,七微获得了第一名,夜未央获得了第三名。这一年,他们在长沙、贵阳、重庆、西安、昆明等十个城市举办十周年读者见面会。编辑部和作者一起将这个已经续写十年的故事带到越来越远的地方。他们在最后一站见面会的回顾微博中与读者约定,下一个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还要一起并肩同行。

 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,很多人变得不爱写字,微博、微信等越来越多的平台取代了传统的通讯方式。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,绿皮邮筒也越发罕见,编辑部收到的信件开始变得稀有。《爱格》的衍生刊物也逐渐走向终结,“就和《爱格时尚》停刊时一样,大家已经不太需要用纸质的东西来了解时尚,有其他更便捷的渠道。”夜未央说道。

  网络文学城开始热门,书店要靠转型才能生存。有一天,报刊亭也差不多消失了。夜未央和七微进行市场调研的阵地,从报刊亭转移到了网络。

  2018年10月,祝容舟发现那个熟悉的摊位不见了。她站在风中,甚至不知道该去问谁。她记得过去那些五彩斑斓的颜色,记得《爱格》的摆放位置和铺在杂志下的白色塑料布,记得那位和蔼的大叔,记得他笑着递给她杂志的样子,记着他戴上老花镜举起报纸,记得那有点斑驳的绿色油漆。可现在那里空空荡荡,她转头过去,看到隔壁小区的门口有一块黑板,上面写着:处理旧杂志。

  夜未央在书中记录对时代变化的感受:“我们没了曾经引以为豪的诺基亚,电脑已不是唯一获得信息的途径,满世界都在讲大数据、用户体验和移动互联网,杂志守着仅有的那一点净土和大家一起前行,寻找生命中最亮的那一点光。未来会怎么样,我们谁都不知道,但坚持下去,就会有个答案。”

  从售价五块到十块,最后又回到八块,《爱格》有意识地做了一些转型,和互联网接轨。淘宝店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官方号,和近一两年才有的抖音号,他们尝试拓宽在不同平台的售卖渠道,开始在各个平台更新符合平台调性的内容。他们希望能让读者知道,他们还在。“我们一直都在寻找,能够符合现在年轻人阅读口味的一些内容,”夜未央说。“但是,当做出来的东西和市场的反馈没有形成正向反馈时,其实就会有一些挫败感。”

  寒风不会因为小部分人的坚持而停止,他们开始面对越发严峻的生存问题。销量下滑,报表不好看,市场越来越惨淡……但当和同行朋友聊天时,夜未央总会说“当下的这一年就是最好的一年”。她认为,悲伤于事无补,唯有乐观向前。大家看着同行一个一个离开,希望能够尽量慢一点,再坚持一下。2019年初,编辑绿猫在当年第一本月刊的卷首语中写道:“也许有一天,像精神偶像的消亡一样,传统出版的大厦会倾倒,行业会殉陨于凛冬,燃烧的火把会一一熄灭,我们会无可避免地走进茫茫黑夜之中。但也许,我们可以留住踽踽独行的勇气和重新点燃火炬的微光。”在寒风里,他们想要护住青春的火种。

  自2018年,由郭敬明主编,发行量曾远远超过传统文学期刊的《最小说》《文艺风象》停刊以来,人们频频与杂志告别。2021年11月,青春言情杂志《飞言情》发布“青春终有告别时”,宣布停刊;同月,老牌言情小说杂志,被称为“古风言情第一刊”《桃之夭夭》也宣布休刊;2022年11月,《意林·小小姐》发文“相逢的人会再相逢”,宣布进入无限期休刊状态。

  2023年年初,夜未央在一月刊的卷首语中写道:“电商时代,按月抵达的杂志是个异类。她的单价撑不起包邮的成本,叠加的邮费又撑不起她的溢价。城市的报刊亭越来越少,她来到你身边的方式变得异常艰难。若没有你月复一月的惦记,你便与她走散了。”2023年,《爱格》由半月刊改为月刊。

  勉强坚持到九月,公司最终还是做出了停刊的决定。夜未央希望能够给它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,和公司争取希望能把11月、12月做完,让它在2023年圆满谢幕。但这次不再有从天而降的转机,它和刊登的BE青春故事一样,在此戛然而止。

  得知停刊消息的那天,七微的心里反而是平静的。面对这场告别,大家已经有许多相似的经验。她给夜未央发去五个字说:“杂志停了啊。”夜未央很快回复:“是啊。”老朋友总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,简单一句话便能明白对方此时的需要。她们相约晚上一起去喝一杯。那天晚上她们在家附近的小酒馆喝啤酒,细细碎碎地说了很多话,但却不记得说了些什么。夜深,她们彼此道再见。夜未央是打车离开的,七微将她送上了车。她决定独自步行回家,夜色里,她走得很慢很长,在心里与那十几年浓墨重彩的时光默默道别。

  10月9日,他们向广大的作者、读者告知这个决定。很快,这条微博上了热搜。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评论区留言。有些已经成为拥有几十万、几百万粉丝的大IP作者,他们回顾自己以《爱格》为起点的创作之路。热评第一的那位作者白瑾湖是七微的好友,她微博的第一句写道:“爱格待我,是十二年全力的承托。”

  他们有些是和祝容舟一样在《爱格》陪伴下长大的读者,从学生时代到工作,从杂志五元一本到十元一本,他们都不曾离开。许多读者晒出了自己多年来购买的杂志,有的堆满了书架,有的垒得很高,沉甸甸的都是时间的重量。

  当然,还有很多如夜未央一样的编辑,十六年如一日地守护,托起这本杂志向上生长。

  这是一场盛大而又隐秘的告别,来的人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。在得知停刊的这个白天,彼此陌生又熟悉的他们聚在一起,忤逆时间转过身去,与自己过去十几年的青春撞了个满怀。

  可是时间又怎能被忤逆呢?我们缓慢地长大,青春快速地衰老。十六年的青春故事在此画上句号。

  在《爱格》抖音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中,夜未央代表编辑部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。大家终于看见当年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女孩,《爱格》杂志背后那个神秘的、红衣的女王。

  (本文头图来自《风犬少年的天空》剧照,其他图片均由作者提供,实习编辑刘雨馨对本文亦有贡献。)

  目前镜相栏目除定期发布的主题征稿活动外,也长期接受投稿。关于稿件,可以是大时代的小人物,有群像意义的个体故事,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症候的非虚构作品等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TOP